韩国出台《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首度打击加密货币拉高出货

·

背景:韩国为何加速立法?

过去七年,韩国散户因 加密货币拉高出货、价格操纵与内幕交易累计损失高达 6.3 万亿韩元。数据显示,仅 2024 年就有超 2.1 万起投资投诉,涵盖资产被锁、交易所跑路、高额手续费等乱象。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因此推出 《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并赶在 2025 年1月正式落地。

该法的核心关键词包括:拉高出货投资者保护加密交易所许可信息披露市场透明度立法第二阶段企业加密货币账户监管创新平衡

主要内容与核心亮点

1. 全面许可证制度

2. 太子级别的用户保护机制

3. 信息披露与价格操纵预警

首次执法案例:10 分钟 Classic Pump 被狙击

2025 年 1 月 18 日清晨,首尔时间 09:17–09:27,一家未具名代币在 Bithumb Korea 上出现 270% 的瞬间拉升:

延伸阅读:👉 一文看懂拉升骗局套路,看完再也不踩坑

立法第二阶段前瞻

FSC 已公开表示将在 2025 年第三季度提交 《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修订草案》,重点包括:

  1. 新币上架听证制:项目方需提前六个月公开白皮书、代币经济模型、审计报告。
  2. 持牌托管银行托管:超过 1 亿美元用户资产的交易所,必须聘请本地合规托管银行。
  3. DAO 法律身份:承认部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为“有限责任法人”,以降低创新项目合规门槛。

👉 点击获取最新立法进度与官方解读

企业加密货币账户即将开放

自 2023 年 12 月起,FSC 举行了 12 次闭门专家会议,讨论企业 加密货币账户 的合规框架。内部透露的 “三阶段通道” 如下:

阶段适用对象投资上限会计处理
试水期年营收≥2 万亿韩元企业现金储备的 5%按公允价值计量
推广期全部上市公司现金储备的 10%分类为“其他流动资产”
全面期中小企业开放自定IFRS 数字资产新准则

(表格已合并至文字说明,避免表格格式)

预计在 2025 年 4 月 30 日官方发布指引,6 月起可正式启动企业开户。

投资者行动指南

  1. 立即自查:登陆交易所官网,确认其 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许可证(VASP) 已生效。
  2. 双重认证:启用谷歌 OTP+手机双向校验,避免钓鱼链接。
  3. 资产分散:任何单一平台仓位≤总持仓 30%,冷钱包自持大额长线币。

FAQ:关于新规你最想知道的 5 件事

Q1:现有在韩交易所没拿到执照怎么办?
A:FSC 已设置 3 个月宽限期。逾期未退出的平台将被强制关停并追究法律责任。

Q2:散户如何识别拉高出货盘?
A:观察交易广播;若价格拉升段 90% 订单来自 3 个以内地址,且成交后 5 分钟换手率 >100%,立即回避。

Q3:保险赔付是否覆盖黑客盗币?
A:只要交易所符合冷钱包占比≥80% 的前提,保险公司需全额赔付用户本金。

Q4:对企业账户是否设亏损红线?
A:试行期内,企业若因加密投资导致当季净利润转负,需要立即提交风险控制报告,并暂停增持。

Q5:是否允许国内交易所进行衍生品交易?
A:第二阶段草案计划开放 现货杠杆≤2 倍欧式期权,需额外牌照,个人需通过风险评估测试。

结语:监管 tightening ≠ 创新终结

韩国在 加密货币监管 上的雷霆手段,为全球各国提供了一个“安全先行,创新跟上”的新范式。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拉高出货 的空间被极限压缩;对于创业者和企业,清晰的规则反而降低了政策不确定性。
接下来几个月,市场将观察 韩国加密市场透明度指数 能否跃升全球第一,以及其他国家是否会同步升级 投资者保护 标准。无论如何,一个更安全、更理性的加密时代已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