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会减半,如果比特币的价格不上涨,我们可以完全转向人工智能业务。」
——Bit Digital CEO Samir Tabar
比特币网络将在 4 月 19 日前后迎来第四次减半事件,区块奖励将从 6.25 枚骤减至 3.125 枚。一方面,减半长期被视为 比特币 供应紧张的「催化剂」;另一方面,这也把庞大的挖矿行业推向盈利临界点。面对成本飙升与币价不确定性,顶尖矿企正在 人工智能、低价并购与能源套利 三条路径中重新排兵布阵。
减半倒计时:供需两侧同时放大波动
时间节点 | 区块奖励 | 新增供给变化 |
---|---|---|
2024 减半前 | 6.25 BTC / 区块 | 约 900 BTC / 日 |
2024 减半后 | 3.125 BTC / 区块 | 约 450 BTC / 日 |
伴随 现货比特币 ETF 的存续流入,需求端被放大;而供给端骤然腰斩,理论上将推高币价。但历史经验表明,减半后的前 3–6 个月往往是 矿企股价最脆弱阶段——能源、折旧及贷款利息等费用无法迅速缩减,现金流先受不了。
采矿「三座大山」:算力竞争、电费、矿机折旧
- 算力竞争:全网哈希率屡创新高,每 T 收益持续下跌。
- 电费:北美地区一度达 0.07–0.08 USD/kWh,碰到牛市尚可盈利,熊市立刻负毛利。
- 矿机折旧:S19j Pro 四年残值趋近于零,减半逼出新一轮 硬件升级周期。
👉 想了解下一步如何高效利用剩余算力,这里藏着业内最热门的收益工具。
Marathon:手握能源,脚踏「多元收入」跳板
Marathon Digital Holdings(NASDAQ: MARA)把 2024 开年视为「大幅重构年」:
- 收购托管设施:自行购入内布拉斯加州、德克萨斯州 300 MW 级数据中心,省去外包费用 ≈ 21%。
- 电网套利:在德州 ERCOT 市场,将闲时电力回售给州电网,去年额外收入 2,400 万美元。
- 向 AI 卖技术:开发 GPU 散热专利,已启动与两家 AI 初创公司的技术授权洽谈。
尽管动作频繁,Marathon 今年迄今股价仍下跌逾 34%。但在 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3.87 亿美元,净利润 2.61 亿美元,资金链并未失血。
👉 深度解码 Marathon 能源套利模型,看清减半后的盈利底线。
Bit Digital:三年 1.5 亿美元 AI 合同撑起「第二曲线」
Bit Digital(NASDAQ: BTBT)去年从比特大陆订购了 2,500 张 英伟达 H100,并以 三年 1.5 亿美元 的价格将部分算力租给 AI 客户。公司 CEO Samir Tabar 直言:
「如果比特币涨势不及预期,H100 的 GPU 军备竞赛就是我们的底牌。」
这一商业模式本质与「云计算」相同:
- 收入分拆:AI 合约按小时结算,利润更可预期;
- 渠道复用:矿场高带宽、低时延网络可无缝供 AI 计算使用;
- 对冲波动:股价年内跌幅 57%,但 AI 订单落地带动毛利快速修复。
低价并购窗:谁有现金,谁抄底
减半之后,无力偿还机器贷款的 小矿企 将被迫出售旧钻头、低价托管槽位,乃至公司全部股权。Core Scientific(NASDAQ: CORZ)在成功破产重组、重新上市后,正手握逾 1 亿美元现金进入「买方市场」。CEO Adam Sullivan 透露,已有三家中型矿企在接洽并购,预计 6–8 个月内完成。
并购逻辑清晰可见:
- 用电合同剩余 5–10 年,估值可折 DCF 现金流;
- 场地基建齐全,仅需更换新一代 S21 矿机,即可让算力密度翻倍;
- 换股式并购让现金支出更低,股权稀释最小化。
行业三大高频疑问:一次说清
Q1:减半一定会带来币价上涨吗?
暂无定论。历史数据表明减半后 6–18 个月比特币价格往往走强,但短期受 ETF 流入/流出及宏观政策影响可能出现巨震,并非所有矿工都能熬到「主升浪」。
Q2:AI 业务门槛是否比挖矿低?
技术要求更高。AI 计算需稳定 GPU 服务器 + 24×7 运维,且散热、网络冗余、服务质量 SLA 都远胜传统矿场。参赛玩家需一次性投入 1,000 万美元以上资本,才能打开盈利空间。
Q3:普通家庭还能参与挖矿吗?
几乎不可能。全球仅剩 9% 尚待开采,单体 GPU 在巨量算力面前杯水车薪。现在的新增玩家多以购买 云算力 或 参投矿股 ETF 形式间接参与。
写在最后:减半是涅槃,而非终点
每一次加密周期都伴随着「减半冲击—泡沫破灭—技术高调—资本再聚集」四部曲。此次周期的最大变量是 AI 计算需求。无论比特币矿工是否成功转型,他们的数据中心、电力资产与运维经验,都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 AI 算力基础设施 争夺战的「护城河」。减半不是终点,而是矿工从「加密游牧」走向「产业军备」的重启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