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密货币投资分析师全景速览:谁在定义区块链未来?

·

加密货币投资分析师以加密资产、区块链协议与前沿技术为研究标的,用定量模型与定性洞察捕捉下一波红利。他们遍布风投、研究院、孵化器、公链团队及交易所研究部门,掌控从宏观叙事到微协议的一切关键变量。

为了帮助你快速锁定“最值得长期关注的声音”,下文梳理出大中华区以外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加密货币投资分析师名单,并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代表观点与可追踪内容,助你用最少时间找到对标学习的标杆人物。


高频出镜的顶尖人物画像

1. Jeske Eenink:Dusk Network 合伙人

关键词:零知识证明、隐私支付、DeFi 合规化
Eenink 主抓隐私公链的战略投资,擅长解读欧盟 MiCA 政策对加密监管的潜在影响

2. Eli Ben-Sasson:StarkWare 联合创始人

关键词:ZK-Rollups、扩容、递归证明
被称为 ZK-SNARKs 的活字典,历届 Devcon 核心嘉宾

3. Alex Svanevik:D5 联合创始人

关键词:链上数据、协议代币经济
发布过被广泛引用的《DeFi 市场份额迁移报告》

4. Paul Burlage:Delphi Digital 研究分析师

关键词:宏观经济周期、链游估值框架
擅长用美联储流动性曲线对加密潮起潮落做前瞻性计价

5. Hasu:Uncommon Core 播客主持

关键词:MEV、L2 价值捕获、协议护城河
推文即黄金,每条观点都能引发推特辩论风暴

👉 想知道链上策略里如何一键跟进这些顶级思维?立刻解锁实操指南!

分类地图:按机构版块锁定干货

风投机构派

交易所研究院派

协议与公链自研派


分析师日常都在做什么?

  1. 宏观叙事追踪:解读美联储政策、美元指数、地缘政治对加密市场的传导链
  2. 早期协议扫描:GitHub 活跃度、开发者人月、Token 设计缺陷评估
  3. 链上数据建模:MVRV、SOPR、交易所净流量、鲸鱼集中度
  4. 尽职调查 & 估值:对比协议 GMV、P/S、P/E、锁仓量周转
  5. 报告输出 & AMA:每周 Twitter Space、Substack 长文、机构内训

案例片段:一次典型研究流程

以新近火爆的模块化区块链赛道为例,分析师会按以下节点展开:

阶段关键动作工具示例产出
叙事捕捉监控顶级会议议程、镜像推特关键词ETHDenver 公开议题、GitHub 热榜关键词排名榜
协议扫描检查活跃度、开发者数量、融资背景Electric Capital 指标、Messari Funding Tracker80项目池 -> 8个候选
预估值计算 TVL 增速稀释倍数、FDV/收入比Excel 模型 + SQL 链上数据3 档估值区间
风险测试共识攻击向量、合约审计报告Trail of Bits、Quantstamp 双审计风险评估矩阵
决策逐级打分 & 制定持有或联系开发团队Notion Dashboard投资/不投资备忘录

如何高效追踪以上大佬?


FAQ:关于加密货币投资分析师你最关心的问答

Q1:分析师越“网红”,其观点就越靠谱吗?
A:不一定。高频发推往往代表营销需求,核心要看其历史预测命中率与链上数据是否对齐。

Q2:刚入门的小白应先学哪位分析师的框架?
A:推荐 Paul Burlage 的 Delphi 方法论,逻辑清晰且 PPT 完全可以模仿。

Q3:中文社区存在类似水准的分析师吗?
A:冯杨、薄荷等 KOL 早期做过翻译搬运,如今已具备独立研究能力,可与国外研究互补。

Q4:链上数据太多,根本看不过来怎么办?
A:先用 Coin Metrics 的 5 个基础指标,30% 的时间能解决 70% 的投资偏见。

Q5:如何快速验证一条推特观点真伪?
A:用 Dune 查询是否空口无凭;若对方提供 Dashboard,可 fork 复现再下判断。


提升自我:用“复制+对标”战略跻身圈层

  1. 读财报学逻辑:先跟 Delphi 的 QA 框架,把他们的宏观报告拆成 3 页笔记
  2. 模拟交易:在拿到种子轮 Token 分配前,先用模拟盘跑通换手节奏
  3. 写公开复盘:每读完一份报告,用中文/英文双语发 Twitter 或 Mirror,会被官方账号转发
  4. 贡献开源:从修复文档 typo 开始,逐步在 GitHub 留下痕迹
  5. 加入圈子:Discord/Telegram AMA 举手发言,2-3 次即可被分析师眼熟
👉 一步加速版:掌握动态模型,随时调配仓位,抓住每一次波动良机!马上查看

尾声

掌握这些信息后,你已经拿到了 50+ 张“专家身份证”。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盲目听令,而是建立自己的评分体系,把宏观、微观、情绪和技术指标整合成一份专属的投资指南针。记住,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是“听谁买谁”,而是在于用更高频率、更精细维度验证假设,不断迭代自己的加密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