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银行加速布局香港加密牌照:法规透明、市场潜力巨大

·

作者基于多方信源撰写,意在帮助投资者理解传统金融机构进军数字资产的最新动态,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于 2023 年 6 月正式开放申请以来,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星展银行(DBS)再度聚焦香港市场。星展中国董事长庞华毅(Sebastian Paredes)在接受 21 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透露,该行已向集团内部提交申请计划,希望在港直接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及相关数字资产服务。本文梳理关键信息、展望落地路径,并给出常见疑问解答。


为什么选择香港?一句总结:法规清晰、机会明确

庞华毅毫不掩饰对香港监管框架的肯定:

“香港政府的法规非常透明,让机构清楚底线在哪里。”

在香港,持牌交易平台可按“虚拟资产交易所牌照”向零售和法人投资者提供合规数字资产买卖;星展希望把新加坡成熟经验同步移植,让香港客户无需再绕道第三方合作平台。

关键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数字资产交易所、合规加密服务


三张数字资产牌照的前世今生

早在 2020 年,星展就已在母国新加坡推出 星展数字交易所(DDEX) 并取得:

2023 年末,星展又获得 “大原则”许可,可将加密支付与法币清算打通。三年后,星展把目光投向香港,欲复制“受监管=可信任”的闭环模式。


星展香港版打法:富人群体的差异化资产配置

星展本次强调“财富管理优先”,原因有三:

  1. 数字资产仍属高波动资产,需 客户风险画像匹配
  2. 私人银行与家族办公室更看重 投资组合分散度,加密货币可作为小比例另类资产。
  3. 交易与托管一体:星展新加坡模式已主打银行级托管,香港若获批,可复制此优势。

庞华毅直言:

“我们不指望数字资产立即成为主流,但它可以成为投资人配置中的一小块创新拼图。”

时间表与潜在障碍

关键节点预期动作
2024 Q3–Q4向香港证监会递交正式申请文件
2025 Q1内部系统对接、客户尽调流程部署
2025 Q3首期开放给合格私人财富客户(净资产 ≥ 800 万港元)

然而,挑战亦不容忽视:

👉 想了解星展内部如何评估香港加密市场流动性?权威研究报告一次性开放阅读权限。


星展经验,本地银行能否复制?

新加坡模式的核心是 机构严进、政策透明、技术共享。香港目前已有 OSL、HashKey 等平台示范,但传统银行优势在于:

这也是为何渣打、汇丰同样在排队申请。


结语:星展抢跑,意味着数字资产合规交易时代即将到来

在可见的未来十二到十八个月,头部商业银行或掀起“赴港领证”小高潮。星展银行冲锋在前,侧面印证 加密资产合规化 不再是口号,而是银行业务创新的新增长极。但凡监管亮绿灯,谁会放过这块 5 亿级人口的亚太市场?

👉 如果我准备 100 万港币试水加密投资,现在需要准备哪些手续?完整清单戳这里。


常见问题 FAQ

Q1:星展申请的是虚拟资产哪一类牌照?

A:本次瞄准 第1类(证券交易)+ 第7类(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 综合牌照,可交易现货 BTC、ETH 等主流币,亦支持未来可能的代币化证券。

Q2:会不会开放给散户?

A:短期内只面向合格投资者(净资产≥800万港币或年收入≥40万港币)+家族办公室;待监管与风控模型成熟后再扩至散户。

Q3:手续费会有多高?

A:参考星展新加坡 DDEX,现货固定费率约 0.1%–0.15%,私人银行级大户可下探至 0.05%–0.08%;预计香港费率相近,或与美元离岸利率挂钩。

Q4:可以直接用港元出金吗?

A:可以。计划打通香港清算所即时支付结算系统(FPS),用户卖出数字资产后港币秒级到账。

Q5:星展会自己发稳定币吗?

A:暂无计划,未来若香港出台全面稳定币监管细则,星展表示“不排除参与试点”。

Q6:客户在星展香港买比特币后,可否提至冷钱包?

A:初期只允许 信托托管模式,即资产由星展托管,不能公开提币;后续若获批 OTS(Over-The-Counter Sub-custodian)资格,可在符合链上追踪、地址白名单等风控协议前提下开放提币。


关键词:星展银行、香港加密货币牌照、数字资产交易所、DBS 加密服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