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讲,一句「针对银行机构的加密监管存在放宽空间」瞬时点燃市场情绪。下文用最精炼的方式拆解这场讲话,告诉你政策风向为何大转弯、对散户和机构分别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在下一次波动中占得先机。
一、监管态度180度转弯
从「全面封堵」到「有序开放」
长期以来,美国银行业对加密企业普遍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坊间俗称“扼喉行动2.0”。本次鲍威尔特地提到两大关键词:
- 监管空间——承认以往过于严苛;
- 稳妥框架——强调为稳定币“量身定制”规则,而非一刀切禁止。
这表明美联储观察到过去两年的市场成熟度已提升:
- 传统托管、清算和风控模型基本跑通;
- 多家银行内部试点成功,具备规模化条件。
二、OCC红利:银行直接参与加密业务
文号“1179”已被正式废止
3月7日,货币监理署(OCC)颁布新指引:
- 托管服务——全国银行可存储客户私钥,无需额外审批;
- 稳定币储备——允许银行以1:1美元储备发行或持有稳定币;
- 链上节点——可作为验证节点参与公链验证,络续收取手续费。
影响评估
对个人投资者:未来大额法币出入金将更加顺畅,主流银行App可直接买卖加密资产。
对企业:无须再到离岸银行开户,资金周转与合规成本同步下降。
银行CEO的动向
美国银行CEO Brian Moynihan公开表示:只要稳定币法条落地,“该行就计划发行自己的合规稳定币”。意味着传统金融巨头的品牌背书即将进入加密赛道。
三、稳定币立法冲刺:时间表与分歧
两院版本对比速读
事项 | 众议院《STABLE法案》 | 参议院《GENIUS法案》 |
---|---|---|
储备比例 | 1:1美元储备 | 1:1美元储备 |
收益派发 | 禁止向用户支付利息 | 同上 |
监管主体 | 州与联邦双轨 | 联邦为主 |
进度 | 4月3日委员会通过 | 3月13日委员会通过 |
潜在合并
业内称新组合案《STABLE GENIUS法案》有望在8月国会休会前完成表决,届时最早一批合规美元稳定币即可上市。
问答:普通投资者如何提前准备?
Q1:现在能买哪些“提前合规”的稳定币?
A:可优先选择明确披露审计报告,且储备成分不含贵金属、加密资产的美元稳定币。
Q2:未来银行稳定币会比Tether更受欢迎吗?
A:若监管端落地,银行稳定币的信用等级、流动性将受到传统资金追捧;但流动性深、使用场景广的头部稳定币仍有优势。
四、关税与加密:利空还是试金石?
成本端冲击
- 矿机关税——最新一轮关税已让ASIC矿机价格上涨24%;
- 融资成本——利率抬升,杠杆资金被迫降低仓位。
需求端提振
历史数据显示,当债务货币承压时(如阿根廷、土耳其),比特币的避险溢价显著抬升。关税收紧导致局部法币贬值,反而可能引爆资金涌入加密市场对冲。
五、机构视角:前SEC主席的最新预测
Gary Gensler虽卸任,仍以学者身份提示:
- 比特币的长周期——“全球70亿人兴趣支撑”,仍具备长期生存土壤;
- 情绪泡沫——99%交易由情绪驱动,绝大多数代币终将归零。
对机构的启示:
- 关注“价值捕获型”资产,而非纯粹叙事;
- 把加密当作“高波动另类资产”,配置比例不宜超过传统投资组合的5%-10%。
六、常见疑问速答
Q3:美联储真的会降息托市吗?
A:鲍威尔讲话中并未给出降息时点,他说“仍需观察更多通胀数据”。加密市场应更多关注监管松绑而非利率炒作。
Q4:普通投资者如何第一时间知道银行开放托管?
A:认准FDIC成员银行公告、OCC官网更新,或直接在主流交易所查看合作银行名单即可。
Q5:国会若8月通过法案,USDC等老稳定币会受影响吗?
A:大概率获得“祖父条款”豁免,但需6-12个月内补足披露和审计细节,整体利好整个赛道。
Q6:矿工应如何应对关税冲击?
A:优先考虑北美本土电力资源、二手矿机以及矿场托管套餐,以锁定未来12个月的能源与设备成本。
写在最后
鲍威尔一句“监管存在放宽空间”,叠加OCC操作指南及稳定币立法倒计时,共同勾画出一幅“合规闸门正在打开”的图景。2025年很可能成为加密资产“银行级”大众化的元年。无论你是第一次进场的小白,还是寻找下一个β机会的机构,时间窗口都在以“周”为单位收紧。所有犹豫,都会被下一轮政策落地或波动直接撇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