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合并后千亿算力大迁徙:还在坚持 PoW 的项目谁最有戏?

·

关键词:PoW 机制、以太坊合并、矿业迁徙、显卡矿机、算力迁移、ETC、XMR、RVN

8 月 30 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比特币矿工向电网递交了 高达 33 GW 的新增用电申请。这个数字比当地未来 10 年计划处理的总需求还多 33%,几乎等同于纽约州一整年的用电量。在电力愈发紧俏的当下,同样牵动矿工神经的,是以太坊将在 9 月 15 日 正式从 PoW 过渡到 PoS,全网 899 TH/s 的庞大显卡算力转瞬失去主网。
千亿矿业市场被迫搬家。去哪儿?哪些项目仍用 PoW? 下文一次性梳理。


一、能源视角:PoW 与 PoS 的终极角力

1. 能源消耗为何成为焦点?

👉 一文看懂 PoS 收益逻辑,质押 ETH 稳拿年化

2. 摩尔定律下的硬件上限

过去十年,挖矿芯片从 CPU → GPU → FPGA → ASIC,制成从 100 nm 进化到 7 nm,逼近物理极限。“更小”已不如“更绿色”吸引眼球。
矿工当下最关心的,不是下个“芯片极限”,而是 “我的机器还能挖谁?”


二、哪些 PoW 项目仍在“接单”?

市值排名前列、仍完全使用 PoW 的项目盘点(按算法+显卡可挖排序):

项目名称算法主要矿机近期关注度
ETCEthashGPU、ASIC★★★★☆
XMRRandomXCPU、GPU★★★☆☆
RVNKawPowGPU★★★☆☆
LTC、BCH、BSVSHA-256ASIC★☆☆☆☆

(以下深度解析最有望承接以太坊迁徙算力的三大标的)

1. ETC:矿工首选的“备胎”

⚠️ 虽然算法匹配、市值高,但需谨慎“历史包袱”。

2. XMR:尾通胀时代的隐私数字现金

案例:某低电费地区 GPU 8 卡 3070 机架实测,切挖 XMR 每日纯利润仍能保持 9.50 美元,收益稳定性较 BTC 更高。

3. RVN:老牌“社区币”的低估值再评估

转机点:团队正在孵化 资产发行链上 DEX,若 TVL 上涨,可抬高使用场景与币价,进而反哺矿工收益。

其他可选项

👉 立即了解最佳 PoW 挖矿盈利计算器


三、算力迁徙的六大 FAQ

1. 以太坊合并后显卡还能挖多久?

目前主板厂商已经开源 BIOS 支持 FlexEth+ETC 双挖。预计 ETH 关机后 1–3 个月,全网才会有 60% 以上完成算法搬家,早期收益差距大,先换先赚

2. PoS 项目会不会砸 PoW 饭碗?

不会消失,只是“分流”。BTC 固定 2100 万枚总量带来的价值存储叙事无法被 PoS 完全替代;PoW 仍将长期占据 数字黄金 赛道。

3. ETC 价格会不会暴涨?

短期算力涌入或将带来 挖矿收益同步下降,币价需真正应用落地支撑。若资金仅炒作,可能在算力衰减后被打回原形。

4. 小规模矿工最该关注什么指标?

优先看 全网算力增幅 vs. 币价弹性 + 电费边际;其次是 生态使用率(DeFi、NFT、跨链桥),决定长期价值。

5. 家用 3070 显卡挖 XMR 是否划算?

北京时间 22:00–次日 7:00 低谷电 0.35 元/kWh 场景下,每日扣除电费净收益 3.8 美元。若电费 0.55 元/kWh,则直接亏本。

6. 迁移算力会不会引发 PoW 项目“硬分叉”?

算力是利益,但不直接等于链上治理权,门槛阻却了 纯算力分叉。更大的可能是出现 “双挖+合并奖励” 共识层创新。


四、下注 PoW 生态的三条主线

  1. GPU 党:盯紧 ETC、RVN 的“生态+开发者”动态;留意 L2 DApp 迁移带来的链上需求。
  2. ASIC 派:坚持 BTC、LTC,“减半”叙事依旧硬;可借 “电费期权” 对冲电价波动。
  3. 二级市场:短线做“迁移热点”轮动,中线押“PoW+高频使用场景”龙头,长线还是 BTC。
提醒:PoW 的证明不仅是工作量,更是理性对冲
如 Taleb 所说,“反脆弱性”来自冗余。对矿工而言,多链并行就像给自己装了三套备胎。

走,别让算力“躺平”。
👉 免费测算你的矿机最优迁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