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批比特币现货ETF、以太币现货ETF将上市:华夏、博时、嘉实三线齐发,港股市场迎来加密新时代

·

快速一览:事件核心要点

👉 立即追踪虚拟资产市场实时行情与合规路径 →

市场意义:亚洲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的历史握手

这三家国内顶级公募管理人同步推出 比特币现货ETF以太币现货ETF,不仅打破了 “亚洲无实物加密 ETF” 的空白,更是香港金融市场在 Web3 战略中的重要落子。与美国比特币现货ETF采用的“现金申购”不同,香港证监会创新放行“实物申购”——投资者可把手中的 比特币以太币 直接换成 ETF 份额,大幅降低资金路径的摩擦成本,极大提升市场流动性。

全球对比:美国 vs 香港

关键维度美国模式香港首批产品
申购方式现金申购 → 托管商购币直接“实物申购”
托管链路多层级现金流转持牌信托+数字资产托管
费用结构平均约 0.25%暂定 0.65% 以内(多家基金公司透露)
投资人适格仅限美股账户人民币、港元、美元多币种认购

产品结构全拆解:谁守护你的币?

1. 双重托管体系

2. 费用与流动性条款

3. 预计代码与交易所


投资者常见疑问 FAQ

Q1:我只有人民币,可以参与吗?
A:三家基金公司均支持 离岸人民币 (CNH) 认购;先在券商开立“港股通”或“全球股票账户”,兑换 CNH 即可申购。

Q2:实物申购和现金申购哪个更适合散户?
A:若你已持有 比特币/以太币,用实物可节省约 0.05%–0.1% 的中间汇率和转账费用;若不持有,直接现金申购更简单。

Q3:波动太大,有没有设置保护机制?
A:每只 ETF 均与至少两家活跃做市商签约,设有 日内±10% 价格涨跌停+熔断 ;同时提供日内申赎窗口,可在极端行情快速对冲。

Q4:会否出现像“插针”那样的爆仓风险?
A:基金为 被动指数型 ETF,不融资不加杠杆;底层 1:1 持有现货 比特币现货以太币现货,无爆仓一说,但价格波动仍会带来净值回撤。

Q5:香港 ETF 与海外交易所代币产品最大差异?
A:香港模式全部托管于受 SFC 监管 机构,且每日披露持币地址,安全性与透明度远胜海外平台自定义币池。

Q6:税务怎么算?
A:香港免征资本利得税;内地投资者需按《个人所得税法》自行申报海外投资收益,建议咨询税务师。


深度解读:为什么香港敢为人先?

  1. 监管先行
    2023 年 6 月,SFC 正式发布《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指引》;同年 11 月扩大至“虚拟资产基金”托管及 ETF 细则,给市场明确预期。
  2. 全球大势倒逼
    在美国 SEC 已批准 11 只 比特币现货ETF 并揽金 560 多亿美元后,香港迫切需要以加密金融产品为抓手,巩固离岸人民币枢纽与数字资产定价权。
  3. 基础设施完备
    HashKey、OSL 已连续两年通过 SFC 年度审查;银行端(中银、渣打)同步开放加密货币到法币 快速通道,一周可完成数百万美元规模清算。

下一步:投资者如何下好这一盘棋?

情景一:长期看好 比特币价格

配置 10% 资金于 比特币现货ETF ,替代部分黄金仓位,以 加密资产的高稀缺性博取 β 收益。

情景二:波段交易者

配合恒指期货夜盘交易时段,对冲 以太坊 的流动性情绪溢价,利用港股市场 T+0 机制滚动套利。

情景三:传统基金转型

已有香港 9 号牌的私募,可将 5%–8% 资产池切换至 以太币现货ETF,降低对手方信用风险,同时将基金净值加密因子显性化,利于渠道销售。

👉 一键了解虚拟资产合规托管和风险管理细节 →

风险与监管展望


写在最后

亚洲首批 比特币现货ETF以太币现货ETF 的获批,意味着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被彻底打通。对于寻求合规、低门槛、高效率方式参与 比特币、以太币现货 投资的个人与机构而言,香港正在提供一条前所未有的 价值捕获通道。未来数月,市场成交量、托管规模、衍生品活跃度将构成强有力的 正循环。在拥抱机遇的同时,投资人仍需牢记:收益源自波动,风险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