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带你读懂 The Surge:以太坊下一次飞跃的七大关键

·

以太坊 2025 以后怎么走?TPS 10 万、秒级确认、0.01 美元 Gas……这些已经不再是远期幻想。一个新阶段的代号正在社区扩散——The Surge(浪涌)。本文尽量用轻松的中文把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最新长文拆解成一句话:让 Rollup 更猛、让 L1 更强、让用户无感跨链

核心关键词:以太坊扩展、Rollup、数据可用性采样、Plasma、跨 Layer2 互操作、零知识证明、L1 性能优化


为什么现在必须谈 The Surge?

2015 年的以太坊只有两个扩容方向:“分片” 与 “Layer2”。十年磨一剑,两条路线汇成了今天的 以 Rollup 为中心

The Surge 就是升级“法院+创业园” —— 最终目标是让以太坊生态整体无障碍跑上 10 万 TPS,同时像一台电脑一样顺滑


The Surge 的四大铁律

  1. Rollup 扛 TPS → 突破 10 万笔/秒。
  2. L1 绝不降格 → 去中心化与鲁棒性最大优先。
  3. 至少有一条 L2 完全继承以太坊的灵魂(无许可、开放、可验证)。
  4. 用户在 L2 穿梭要与在主网一样自然,“以太坊不该是 34 条孤岛,而是一个统一宇宙”

1. 可扩展性三角悖论:真的被破了吗?

早年常说的“去中心化、性能、安全”只能三选二的魔咒,被两样新武器破解:

一句话总结:我们没推翻物理极限,只是找到了“偷懒”的正确姿势。


2. 数据可用性采样 2.0:PeerDAS & 2D 采样

现状

目标

技术路线

FAQ:什么时候轮到普通用户享用?

Q1:PeerDAS 需要硬分叉吗?
A:软分叉即可,升级验证规则,不需要应用层改代码。
Q2:家用带宽扛得住吗?
A:PeerDAS 目标是 ≤1 MB/s 的采样负载,100M 光纤完全 OK。
Q3:量子计算出来会崩吗?
A:团队正研究把 KZG 换成无信任设置的量子安全承诺,只是时间还没拍板。


3. 数据压缩:把字节当黄金省

Rollup 里一次 ERC20 转账仍要 180 字节,还能更抠门!

👉 想知道这些技术落地后,交易成本还能再砍多少?点我立刻查看模拟器!

4. Generalized Plasma:极简的链下扩容第二把刀

很多人以为 Plasma 被 Rollup 淘汰了,其实它换了 ZK-Snark 新装 回来了。

适用场景:

举个剧本:加密版刷短视频,每秒打赏 1 万次,但链上只存一个 32 字节根。

5. L2 “第 2 阶段”:真正去信任的 Rollup

现在主流 L2 只停在「第 1 阶段」—— 安全委员会仍然管得了你。
阶段 2 的指标:

两条进阶武器:


6. 跨 L2 互操作性:告别“先桥接 2 小时,再等待 7 天到账”

痛点就是我们都懂的:地址不同步、Gas 反复倒腾、桥接费吓人。

六大拼图:

功能现状解方标准
地址同一地址跑错链就 GGERC-3770 链ID 内置
支付请求手动复制地址+金额钱包扫 QR 即识别链与代币
跨链兑换CEX 跳板ERC-7683 开放协议、一招全网撮合
轻客户端RPC 裸奔Helios/ERC-3668,手机也能验证
助记词更新在 20 条链各签名 20 次Keystore Wallet 统一存 L1,任何 L2 只读
共享代币桥每条 L2 各建一座桥极简共享 Rollup,记个余额映射即可
👉 想体验一次点击就走的跨链交换 Demo?立即试用!

7. L1 提速:让主网也能偶尔飙车

极端情形:如果所有交易一路跑到 L2,ETH 价值捕获下降,主网矿工/质押者收益减少,甚至安全预算都吃紧。

三步走,不牺牲去中心化:

  1. 技术减负

    • 历史数据过期
    • 无状态客户端
    • EOF 新字节码:让客户端执行飞起
  2. 多维 Gas 定价

    • 把计算、存储、数据带宽拆分定价,单维堵车不等于全堵。
  3. EVM-MAX 与 SIMD

    • 原生大数运算、批量向量指令 = 加密协处理器
    • 隐私协议、L2 证明都能在 L1 跑更快更便宜。
  4. 原生 Rollup(Enshrined Rollup)

    • 把并行 EVM 直接做进协议,实现等同 L2 吞吐量,却保留组合性。

写在最后:分阶段时间线畅想

FAQ
Q:钱包要怎么升级?
A:保留旧私钥,Keystore 合约在 L1 更新即可,旧钱包自动同步。
Q:Stage 2 Rollup 出 bug 谁兜底?
A:7 天挑战期内社区可升级证明系统,用户可随时退出到 L1。
Q:运行节点会更难吗?
A:无状态+历史过期后,家用 SSD 能继续跑全节点;采样部分由轻节点完成。

随着 The Surge 的浪头越来越近,普通用户唯一需要准备的就是:少踩坑、别错过早鸟红利。剩下的技术演进,以太坊基金会与全球研究者已经全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