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香港虚拟资产、持牌交易平台、现货 ETF、RWA、数码绿色债券、券商升级、资管牌照、稳定币沙盒
监管元年:悬而未决的「资金断路」
2024 年,Bitcoin 价格从不到 5 万美元飙升至 108,365 美元,带动全球虚拟资产(或称加密资产)热潮。但香港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通渠”仍有断点:
- 一级市场——持牌交易平台的遴选标准极高,小体量新品种难以快速上架;
- 二级市场——大陆资金闸门尚未放开,散户蛋糕仅限港岛及海外,而这类用户早已被币圈大所抢占。
如何让合规“老钱”真正下场,成为 2025 年香港虚拟资产的主战场。
7 间交易平台牌照全貌
截至 2025 年 1 月,香港证监会(SFC)已向 7 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出第 1 类(证券交易)、第 7 类(自动化交易服务)牌照及《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条例》(AMLO)合规登记。
| 平台 | 特色业务 | 资格节点 |
|---|---|---|
| OSL | ETF、RWA 托管 | 首家 AMLO 牌照 |
| HashKey Exchange | 机构撮合、存托管一体 | 5 月同批次获批 |
| HKVAX | STO、实物资产通证化 | 10 月第三家 |
| HKbitEX | Web3 SaaS、财富管理 | 12 月批次 |
| Accumulus | 人力资源场景支付 | 12 月批次 |
| DFX Labs | 跨境资管通道 | 12 月批次 |
| EX.IO | 新浪系资源联动 | 12 月批次 |
FAQ ①:散户能否直接交易?
答:以上平台目前仅对专业投资者开放。普通投资者可通过虚拟资产现货 ETF 或持牌券商综合账户间接参与。
现货 ETF:「老钱」最快通路
2024 年 4 月 30 日,6 支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 ETF 同步登陆港交所。与美国版不同,香港版本支持:
- 实物申赎:投资人可直接交付 BTC/ETH,降低抛压;
- 现金+实物双轨:券商可置对冲仓位,缩小溢价差。
截至 2025 年 1 月,3 支比特币 ETF 年内交易额达 52.57 亿港元,净流入 380 BTC。看似亮眼,却只占美国规模 0.66%,流量天花板仍未打开。
FAQ ②:为何美国 ETF 规模爆发,香港却“温和”?
答:零售入口受限是关键:港版 ETF 只能通过券商或银行 APP 认购,缺少大陆散户增量,仅靠港岛本地与海外专业机构难以复制美版节奏。
券商、资管 67 席升级清单
牌照升级 = “事先预埋资金入口”。截至 2025 年 1 月 11 日:
- 31 家券商已获 SFC 核准升级第 1 号牌,可用综合账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
- 36 家资管机构获第 9 号牌升级,可将投资组合 10% 以上配置虚拟资产。
明星案例
- 老虎证券(0.2% 低佣金 + 免托管费);
- 胜利证券(首单“实物申购 + 稳定币认购”双循道基金)。
FAQ ③:券商牌照如何降低用户门槛?
答:用户身份在专业投资者与零售之间做分层 KYC,券商即可用“综合账户”让个别零售客户接入,实质扩大可交易人群。
RWA:把水泥厂、光伏电站搬进链上
Real-World Asset(实物资产)通证化 = 把非流动性资产拆成小份额上链交易。2024 年,香港官方打出组合拳:
| 拳头场景 | 金额 | 亮点 |
|---|---|---|
| 数码绿色债券 | 60 亿港元 | 全球首批多币种 DLT 债券 |
| Ensemble 沙盒 | - | 固定收益、流动性管理、绿色金融四大主题全链路测试 |
| 稳定币沙盒 | - | 京东、渣打携支付 + 供应链场景上阵 |
| 协鑫光伏 RWA | 2 亿元人民币 | 国内首单光伏电站实物资产通证化 |
极速落地的核心原因:金管局、证监会提前一年启动沙盒 + 法律清晰通道,让银行、券商、科技平台直接拿着牌照展业。
FAQ ④:个人投资者能买光伏电站通证吗?
答:目前仅限专业投资者 + 私募基金通道,但通过持牌券商发行的小额 STO 已在测试,2025 年零售入口有望打开。
稳定币监管:双刃剑
2024 年 12 月 6 日,《稳定币条例草案》刊宪,要点:
- 持牌发行人必须 1:1 资产储备、月度审计、24 小时赎回;
- 未持牌的发行或使用,将被视为犯罪。
争议:高合规壁垒固化了先发优势(渣打、京东),但可能把初创团队排挤出跑道。
FAQ ⑤:合规稳定币对 ETF 有何意义?
答:稳定币可作为ETF 申赎的结算媒介,降低跨境出入金摩擦;一旦人民币挂钩稳定币放行,大陆资金或迎来灰色窗口最小化的合规途径。
2025 关键点预测
- ETF 持续孵化新品种——Solana、Sui 净值型产品或在下半年申报;
- RWA 规模倍增——沙盒到期后,数码绿色债券模式复制到绿色基建、商业地产;
- 券商整合钱包 + 托管——大量 ETF 期权、RWA 置换需求,需要“一站式”平台;
- 稳定币打通跨境支付——渣打、京东将验证 24/7 港深轻型清算水道;
- 11 张牌照候补落地——港交所内盘流动性加码,竞争才真正开始。
FAQ ⑥:何时见证「老钱」全面涌入?
答:量化指标:当现货 ETF 日均成交额 ≥ 10 亿港元 + 稳定币日链上转账额 ≥ 30 亿美元 之时,说明传统资金的水龙头真正拧开。
结语
2024 年,香港把规则写得够清晰,牌照发得够利落,却仍在向“中国大陆大门”张望。
2025 年,这批持牌交易所、现货 ETF、券商升级包、RWA 沙盒将共同接受资金天花板测试。问题是,谁先修通那堵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