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关键词:比特币现货、比特币期货、比特币ETF、巨鲸资金、风险偏好、MicroStrategy、机构入场
暴涨现场:从期货到现货的同步狂欢
美东时间 11 月 24 日傍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比特币期货主力合约短暂刺穿 10 万美元,刷新上市以来新高。数小时后,比特币现货价格也触及 9.96 万美元,离“六位数关口”仅一步之遥。虽然短线回调至 9.57 万美元,但受特朗普提名的财政部长候选人——对冲基金经理斯科特·贝森特(Bessent)——预期利好的驱动,11 月 25 日早市比特币再度站回 9.83 万美元。一轮多空拉锯中,市场情绪并未降温,反而将 比特币现货的潜在突破空间再次推升到聚光灯下。
谁在给比特币现货和期货“添柴火”?
1. 制度化资金:ETF 洪流带来的“隐形买盘”
自 2024 年 1 月现货 ETF 在美获批以来,头部 ETF 资产管理规模(AUM)已从不到 300 亿美元飙升至 1,000 亿美元以上。主流 ETF 以 T+0 份额追加机制 吸收买入需求,被动“吸走”大量流动性,进而造成 交易所比特币库存持续下降。数据显示,近三个月 Coinbase、Binance、Kraken 冷钱包合计净流出 18.7 万枚 BTC,相当于活跃流通量的 0.95%。供应侧收缩叠加需求侧放量,为期货与现货共振上涨提供了底层逻辑。
2. 杠杆狂欢:衍生品市场的推波助澜
CME 与 Deribit 的 杠杆倍数 同步提升。CME 端日内未平仓量(OI)一度突破 130 亿美元,创 2022 年以来最高水平;Deribit 永续合约 资金费率 徘徊高位 0.03‰~0.08‰,表明多头持续支付溢价。机构投资者通过在 比特币期货上加高杠杆,放大了现货需求的心理价格。机构交易员普遍认为,只要杠杆成本低于现货年化收益(约为 8%~12%),维持 净多头就是合理操作。
3. MicroStrategy:一路买一路涨
以 MicroStrategy(MSTR)为代表的“比特币概念股”如今扮演“最坚决多头买家”。公司披露的持仓信息显示,至 11 月 25 日已持有 331,200 枚 BTC,累计成本约 165 亿美元,平均收购单价约 49,800 美元。更关键的是,MSTR 通过 可转债+固定收益 组合筹措新弹药,交易后 48 小时便宣布追加 1 万余枚比特币。因 MSTR 使用市价采购,大量买盘直接落入现货市场,成为抬高“Beta”的筹码;同时公司股价与 比特币现货 正相关性一度突破 0.89,进一步强化市场对上涨的正反馈。
为什么现在是“情绪风口”?
- 大选效应:市场普遍解读共和党胜选有利于减少监管摩擦,风险资产偏好回升。
- 美元走弱:美元指数(DXY)从 107 跌落 104 下方,全球资金再度涌向高 Beta 资产。
- 流动性预期:美元指数回落与美债收益率下行共振,加密资产成为 “填充流动性空缺”的新高地。
回调风险与支撑点位
| 要素 | 作用力 | 观察点 |
|---|---|---|
| ETF 流入放缓 | 削弱单边买盘 | 日均净流入 < 1 亿美元 |
| 杠杆倍数过高 | 爆仓引发连锁抛售 | CME OI / 现货市值比 > 8% |
| 监管突发利空 | 机构盈利兑现 | SEC 对 ETF 申购窗口新指引 |
(说明:以上仅示意,不含实际表格描述。)
从链上数据看,90 天持仓 < 1 个月的新地址占比回到 18%,处于 “健康强多”区间。历史经验表明,未出现 >35% 新地址扎堆时,市场抛压有限。若后续能维持 10 万美元心理价 之上三日以上,空头回补将在 CME 交割合约 集中爆发,移动上方阻力位至 105,000 ~108,000 美元。
微观场景:投资者如何操作?
- 现货长期:逢低承接、分批减仓的心理价位可放在 9.5 万与 9.2 万美元两档,降低整体波动拖累。
- 期货套利:若 CME 次月合约溢价超 8%,可卖期货、买现货锁价差,享受年化 15% 左右的 基差收益。
- 期权对冲:买入 12 月底到期的 9 万看跌期权(Put),用 3% 资金价降幅对冲极端下行风险。
FAQ:读者最关心的五个疑问
Q1:比特币现货 ETF 的资金会枯竭吗?
A:短期内不会。ETF 的申购资金 70% 来自 401(k) 养老金与中长私募底仓切换,这类资金 锁仓期长、流出惯性小。
Q2:MicroStrategy 还能再买到多少比特币?
A:按公司现有债务上限与现金留存估算,未来 12 个月仍能买入 6 万~8 万枚 BTC,折合现货需求约 现有流通量的 0.35%。
Q3:如果美元指数再度回升,比特币会立刻杀跌吗?
A:历史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与 比特币现货 的 60 日负相关 约 -0.42,属于中度相关。更关键的是美元无风险利率走高速度,而非美元指数绝对值。
Q4:散户现在追高风险大吗?
A:若配置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 5% 且使用冷钱包自托管,风险仍在可控范围。不建议使用永续合约高杠杆以免被强平。
Q5:下半年还有哪些大事可能刺激币价?
A:潜在的催化剂包括 ETF 期权正式挂牌、美联储再次降息、巴西/阿根廷批准比特币法币化议案等。
写在最后:2025 会更疯狂?
回顾上一轮牛市高点 6.9 万美元,只用了 178 天完成翻倍;本轮从 6.9 万→9.9 万仅耗时 58 天,速度提高 3 倍。假如杠杆与 ETF 吸收流动性的逻辑未变,下一次 “冲击十万” 的阻力更小,而回调的烈度或许同样更高。谨慎看涨,理性风控,永远是穿越周期的唯一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