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投、NFT 白名单、治理投票等高价值场景里,多钱包刷号的「女巫攻击」一直是 Web3 最令人头疼的漏洞。Proof of Personhood(人类身份证明)采用「AI 活体验证 + 零敏感数据上链」的方案,把真实人类从机器人中分离出来,为加密世界提供毫无门槛、却极高安全度的 女巫攻击防御机制。
什么是 Sybil 攻击?为什么 Web3 谈之色变
Sybil 攻击的核心在于伪造多个身份:恶意用户批量创建钱包或社交账号,收割普通用户的红利。在这类攻击中,你可能遇到:
- 空投劫匪:机器人账号提前几年囤积地址,一上线就领取巨额代币并即刻砸盘。
- 钓鱼炸弹:Discord、Twitter 上的机器人批量发送“铸造领取”链接,诱导用户授权作恶合
约,瞬间转走全部资产。
更严重的是,任何“1 人 1 票”的 DAO 治理,只要允许假身份进入,最终都会演变成资本寡头的游乐场;此外,想把区块链推向 UBI(无条件基本收入) 等公益场景,更是离不开真实唯一的链上身份。
现有身份验证方案为何难用
分类 | 方案示例 | 优势 | 硬伤 |
---|---|---|---|
中心化 KYC | 上传身份证件、自拍照 | 流程清晰易懂 | 数据单点风险;全球用户难通用 |
去中心化社群互认 | 视频举 ETH 地址自证 / 拉群 zoom 语音验证 | 无政府文件要求 | 高成本、低可用性;用户量一多即崩塌 |
中心化 Know Your Customer 既无法保障隐私,也容易被黑客一锅端;去中心化 BrightID、ProofofHumanity 的传统方式则体验门槛过高,劝退 90%以上普通玩家。因此,Web3 需要一种既去中心化、又无摩擦的新手段。
Proof of Personhood:零摩擦、零敏感的 AI 实证
关键词:零知识、便携、即时。
Proof of Personhood 的核心是用分布式反向图灵测试让真人证明自己 ≠ 机器人:
- 本地 AI 活体验证:前置摄像头+麦克风实时检测,只需完成随机面部动作+语音读号,耗时约 30 秒。
- 零敏感数据外泄:图像、语音全部留在设备端,传给链上的只是“此人→真人”一条加密布尔值。
- 二维码即连即用:Web 端或 dApp 生成二维码,用户用兼容钱包扫码验证,解决 身份攻击 同时兼容 NFT 铸造、群组准入等高频场景。
👉 立即体验 30 秒 AI 活体验证 Demo,看看女巫攻击如何被瞬间识破。
巧妙的技术栈组合
- 前端:集成于 AstroX ME 移动钱包(Flutter + agent_dart),即将上线。
- AI 活体引擎:DNN 面部关键点检测 + 语音活体验证双重交叉,拒绝面具、照片、合成视频。
- 后端:Rust 编写的 IC canister,负责下发随机挑战、校验结果并生成防女巫凭证。
挑战与取舍:为什么没把 AI 全搬到链上?
团队原本计划把所有 DNN 模型直接塞进 canister,实现浏览器纯「瘦客户端」登录。但实测发现深度学习推理对 IC 现阶段过于肥重,于是切换为“设备端 AI+链上算挑战+加密回传”的混合架构,既确保去中心化思路,也保持可用性。
我们两周内的成绩与下一个里程碑
- PoC 已跑通:从设计到 Demo,小团队 10 天内交付可在 IC 主网调用的完全体服务。
- 早期合作方:IC Hub、部分 NFT 项目正在白名单阶段首批尝试集成,对抗机器人抢白 效果立竿见影。
未来 6 个月的三条主线:
- 用户量级扩张:优先攻克 NFT 社区、GameFi 白名单、Discord 群验证。
- 轻浏览器端:持续研究如何压缩 AI 模型,最终实现网页端即点即验。
- 可持续经济模型:结合 治理票 与 身份服务费,为长期营运补充燃料。
FAQ|5 分钟了解 Proof of Personhood 细节
Q1:无 KYC 合规性如何保证?
A:项目默认不要护照、实名、住址等信息。完全依赖 AI 反机器人,因此符合 GDPR / CCPA 的“数据最小化”原则。
Q2:真人可以录屏、录语音给他人冒用吗?
A:系统会要求同步完成随机面部动作+实时语音读号,录像无法预判当前挑战,秒级失效。
Q3:AI 会不会歧视不同肤色或口音?
A:训练集覆盖全球多肤色、多语种数据,并通过公平性测试;官方每季度重新评估模型偏差。
Q4:支持哪些链或钱包?
A:首发兼容 Internet Computer;下一阶段将开放以太坊、Solana、BSC 等主流链,通过桥接钱包实现同一身份跨链复用。
结语:「公共利益」不是口号,而是从一次 30 秒的 AI 验证开始
Proof of Personhood 通过「本地 AI + 零知识上链」把“真实”这件事代价降到了最低,从而为 空投公平性、DAO 民治、全球 UBI 发放、公共物品融资 等场景打下基础。
正如团队所说:“好消息是,我们已经跑通了从实验室到钱包的第一步。现在,轮到你来试用它,帮加密生态一起清理机器人。”